NEWS CENTER
最近,亿航智能的运营商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"载人eVTOL"运营合格证,让整个低空经济领域为之一振。但细看证书内容,不少业内人士发现了一个关键细节——获批的是"载人"而非"载客"运营资质。
这不禁让人思考:在eVTOL这个新兴赛道,"载人"和"载客"究竟有何区别?为什么行业对这两个概念如此敏感?更重要的是,这种区分将如何影响未来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路径?
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解析eVTOL行业的三大运营类别——载客、载人、载物,帮助大家看清这个正在快速演进的市场格局。
核心特征:
用于商业航线运输,如定时航班、A-B点飞行;
需通过严格的适航认证(如中国民航局的TC标准适航证);
安全等级要求最高,对标民航客机标准。
国内进展:
目前TC申请已受理的企业包括:
时的科技
沃飞长空
峰飞航空
沃兰特
注:载客型eVTOL是“空中出行”的终极形态,但取证周期长、门槛极高。
细分两类:
场景:A点起飞,非密集区观光(如景区兜圈、短途体验),非商业运输;
案例:亿航216(获颁“载人”运营证,适用于此类场景)。
限制:
仅限自用,不可收费载客;
禁飞人口密集区;
案例:小鹏汇天“陆地航母”(需明确区分其与商业运营的界限)。
关键区别:载人型≠载客型,前者不涉及商业运输,安全标准相对较低。
核心特征:
本质是货运无人机,取证难度远低于载人/载客型;
安全标准差距显著(无需考虑乘客生存性);
应用场景:物流配送、紧急物资运输等。
国内代表企业:
峰飞(凯瑞鸥)
御风未来
载客:需“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(运输类)”;
载人(旅游/私人):需“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(非运输类)”;
载物:通常归类为“无人机货运试点”。
也可以从原先的经营许可证中发现对应关系。
Copyright © 2020 挚飞全球(深圳)无人机有限公司 粤ICP备17079143号 挚飞无人机培训学院